Intro to philosophy (380)
《產業分析》展店已非首要目標 餐飲業現3新趨勢
未來流通研究所彙整台灣餐飲外送平台產業數據情報,繪製2020台灣「餐飲外送平台」產業競爭地圖,呈現各平台業者經營數據與合作競爭脈絡,同時一併提供台灣外送平台消費總金額、每單平均金額,以及外送平台滲透率等關鍵數據,並進一步提出4項觀察重點。 但相較於台灣多數流通次產業別平穩溫吞的成長節奏,挾帶爆發性成長力的「外送經濟」,加上外送平台對將實體門店做為提供服務與雇用基礎的餐飲產業所形成的巨大影響,這些都使外送平台產業成為今年以來台灣流通產業中最受注目的領域。 台灣外送平台滲透率(外送平台在整體餐飲產業中的占比)由2019年初的0.24%,至2019年底已攀升至1.02%。 2020年疫情意外爆發,能夠延伸觸及消費者的「配送到宅服務」成為餐飲與零售業者的必備選項,帶動台灣外送平台消費金額於2020上半年同期成長近300%、單季消費金額也首度突破30億新台幣、單季消費筆數超過1,500萬筆,外送平台滲透率更是於2020年4月份創下2.79%的歷史新高。 餐飲業者加速外送服務及數位轉型:疫情催生餐飲業提供外送服務,今年5月餐飲業提供「宅配或外送(含加入外送平台)」之家數占比64.6%,較疫情前(2019年4月)增加21.3個百分點。 另業者加速數位轉型,強化數位服務,餐飲業者有提供「線上點餐系統」服務之比率較疫情前增加18.6個百分點,而導入「線上訂位服務」、「行動支付服務」占比亦較疫情前提升。 零售業行動支付使用比率持續提升:觀察2021年零售業消費者付款方式,與疫情前(2019年)相比,以支票、轉帳及匯款增加5.1個百分點最多,主因部分零售業者因應疫情轉往線上平台開設店鋪,或與外送平台合作,收款方式採以支票、轉帳或匯款方式入帳。
隨著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迅速地蔓延,各國停工封城、社交距離及限制內食等規範,亦造成全球餐飲業市場劇烈震盪,2020年全球餐飲業營收大減26.2%。 雖然台灣在2020年疫情控制得當,衝擊程度相較較低,但2021年台灣疫情升溫,再次重創餐飲業。 觀察2021年前八月台灣餐飲業總營收4,588億元,較2020年同期衰退10%,預計2021年台灣餐飲業之負成長恐難以轉正。 而台灣首家專注於餐飲科技的加速器與創投基金企業「扶田資本股份有限公司」表示,未來將提供沙盒實驗場域,及海內外顧問資源,並透過科技解決傳統餐飲業問題,如:減少人力、店面支出、幫助控管食材等問題,未來甚至是分析消費者樣貌、市場趨勢等,都將是餐飲科技未來發展的契機。 2020年排名第六名之饗賓餐旅,因在2020年下半年業績回穩,當年行業營收仍繳出4.04%的成長幅度。 目前饗賓餐旅集團共有七大品牌約46間門巿,並於2021年增加吃到飽麻辣鍋新品牌「小福利」。 雖2021年疫情衝擊導致該公司經營之餐廳亦因暫停內用服務而大幅影響業績表現,但該公司表示仍將持續展店計畫。
美國政府擴大制裁中國電信設備廠華為,傳出已停止核發美國企業供貨中國華為的許可證,不過中國媒體指出,美國濫用國家力量打壓華為,反而使中國的國產化進程加速,而且美國制裁華為的最新舉措,將導致正遭遇困境的美國企業雪上加霜。 拜登政府不斷擴大圍堵中國科技業,去年10月初對中國祭出最嚴厲晶片禁令後,更聯合盟友日本與荷蘭,攜手限制晶片製造設備輸往中國。 不過北京政府也不是省油的燈,勢必將以牙還牙,根據中國媒體報導,中國商務部擬定禁止出口技術的目錄,包括稀土技術出口,其可能成為反擊美國封殺的重要手段。 梓官漁會總幹事張漢雄表示,以前石斑魚身價高,一般民眾較消費不起,現在價格普及化,「以前吃1尾,現在可以吃3尾」。
通路業者除賣商品外,也越來越強調給消費者不同的服務,像是家樂福更推出外繪服務,不僅熟食、點心、飲料都能量身訂作,甚至連新鮮現切料理都有。 而全家旗下電商平台「全家行動購」瞄準結婚商機,觀察消費者需求,集結各項婚禮周邊需求,推出全台首創預購服務「marry me」。 2012年foodpanda進入台灣、2016年Uber Eats宣布登台,台灣餐飲外送市場開始逐步增溫。 目前台灣外送平台產業已形成兩大外資龍頭對抗、本土新創湧入、以及專業第三方物流、不動產服務、資訊系統、電商平台異業跨足的豐富產業生態。 除了實體門市外,提克斯國際積極布局虛擬通路,開啟甜點伴手禮的網路電商市場,無遠弗屆的伴手禮配送服務及貼心入微的積極態度,更是讓許多粉絲讚譽有加。 日前受到ITAC中華民國國際貿易協會肯定為2017年年度最具潛力的台灣百大新企業,更獲頒「華人第一品牌」金質獎牌以資鼓勵,對於開業至今即將邁入五周年的提克斯國際團隊表示,對於在五周年前夕獲得此等殊榮感到喜出望外,將更謙卑的持續努力邁進。
大成所生產的各式農畜漁產品,除供應超市及大型連鎖餐飲外,並在台灣以安心巧廚及大陸姐妹廚房直接販售,近年來也積極開發線上購物,而我們完善的追溯機制,使消費者可運用手機、電腦查詢產品所有生產過程,安心享受新鮮的美味。 而全家則是觀察消費者需求,持續拓展各項生活服務,像這次推出的全新預購服務「marry me」,其最大特點為單店訂購、多店取貨,即民眾至FamiPort預購喜餅、婚禮小物後,可依親友需求指定到貨時間與取貨的全家店舖。 家樂福表示,外燴服務市場競爭激烈,除了菜單的豐富度,也推出新鮮直送的現切現煎服務,為加入戰局的一大利器。
對餐飲業者而言,與外送電商平台合作,有助於業績成長,及增進曝光度吸引新消費者;然而,外送電商平台抽成為傳統餐飲業的餐飲成本帶來影響,因此如何在平台抽成及宣傳效益中權衡得宜,成為餐飲業者未來面臨的課題。 5.本部持續強化零售及餐飲業數位轉型競爭力:為積極協助業者提升營業績效及數位競爭力,本部持續推動零售、餐飲等服務業者運用雲端解決方案等數位工具蒐集及共享數據,並運用數據回饋驅動中小型零售、餐飲等服務業者數位轉型,以發展新商業模式、拓展新市場。 另外,餐飲業更將透過「國際市場開拓」、「智慧科技應用導入」及「多元行銷推廣」三大面向,協助餐飲業朝國際化發展,以提高其智慧化、國際化及創新模式。
誠品行旅為搶婚宴與商務餐飲商機,將二樓In Between之間餐廳裝修為全新多功能空間,一樓的The Chapter Cafe則與AE卡和花旗Prestige卡合作,開拓更多高端餐飲消費客層。 雲朗觀光集團旗下台北君品酒店與台北晶華酒店2020年都將在館內再開新餐廳,其中君品將開設全新義大利餐廳,晶華則是開新泰式料理餐廳。 台北遠東國際大飯店則是由香格里拉集團總部調兵遣將,派得獎的日本、中菜與義大利名廚來台駐店司廚,全面提升餐飲品質。 外燴 根據天下雜誌於2018年的兩千大調查資料,在觀光餐飲業方面,2018年上榜之業者涵蓋連鎖餐館業者、連鎖速食業者、航空餐供應業者及連鎖飲料業者。 其中,開曼美食達人(85度C)、王品餐飲及悠旅生活事業(統一星巴克)為餐飲業者中,排名前三大之企業。 從營業收入來看,開曼美食達人、王品餐飲及悠旅生活事業的營業收入均超過百億,且與榜上其他餐飲業者拉開一段差距。
「行業標準分類」中又將餐飲業進一步細分為餐食業、外燴及團膳承包業及飲料業,各細業別之定義如下表所示。 廖曉喬強調,外燴服務平均每人要價千元起跳,但也可依照預算,烹調出無上限的餐點,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量身訂做出各具風味的外燴菜色。 透過此服務不僅能解決消費者過往結婚發送喜餅的困擾,也可同步省下運費,甚至讓參加婚禮的親友也無需再大包小包。 全家指出,不論消費者買幾盒喜餅都可以免運費送到指定店鋪,加上全台3200家門市都能領貨,相當便利。 全家會員暨電商推進部部長王啟丞表示,過往民眾婚禮傳統習俗會向親友發送喜餅分享祝福,但喜餅的寄送方式往往是一大困擾,而全家以店到店物流、密集店舖據點優勢,異業結合喜餅業者,推出單店訂購、多店取貨模式。
經營「路易莎」咖啡店之路易莎職人咖啡股份有限公司已於2021年9月股票興櫃掛牌,2020年度營業收入為新台幣19.67億元,較2019年大幅成長32.24%。 「路易莎」除布局台灣市場,目前亦積極拓展海外市場,目前於泰國已設有4家門市,並在新加坡、馬來西亞與日本等國家皆完成註冊,另亦與印尼當地知名企業簽約合作。 觀察2020年餐飲業TOP10業者營運表現,顯然多數餐飲業者營運都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多數業者營收皆呈現衰退。
自2020年起,受到COVID-19疫情影響,餐飲市場受到衝擊,傳統經營模式受到挑戰,如何在競爭愈趨激烈的餐飲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將是餐飲業者們所面臨之課題。 大成旗下的調理食品廠,設立於桃園、昆山及天津,所推出的眾多知名菜色除支應集團內餐飲系統及國內外餐飲連鎖、便利商店等客戶外,現建立享點子系列年菜與手路菜等品牌享譽業界,並推出多元化的家庭冷凍料理產品深得消費者喜愛。 台灣外送產業雖然迎來爆發性成長,但同時我們也觀測到外送平台每單消費金額持續降低,對於由餐廳、平台以及外送員共同支撐起的產業生態圈形成嚴峻挑戰。 Uber Eats美加負責人也不避諱地指出,不同於過去專注於獨家合作餐廳的策略,目前更希望的是「架構出永續的經營模式」,在合理的利潤空間下,摸索出與合作夥伴以及用戶間互惠互利的良性關係。 熊貓嚴選的服務基礎是以小型衛星倉為中心,搭配配送人員,輻射周邊20分鐘車程內的使用者。 因此,引進熊貓嚴選代表foodpanda在台不僅將資源集中在最後一哩配送服務上,更進一步拓展至更前端的倉儲管理與基礎設施佈建。